其次,自然界中的生物学上的逆时针现象。
逆时针方向的表现不只人类,包括马和狗都被观察到在逆时针方向会有更好的表现,甚至在鱼类和其他非哺乳类动物中也存在逆时针“自然运动”。而根据观察和阅读的证据表明,逆时针表现是许多物种的自然倾向,具有自然属性。
结合以上描述,单元生产线布局,逆时针是否有更好的表现呢?
曾经有人做过一组实验,将单元生产线逆时针与顺时针效率进行对比。实验中,A和B两条产线,生产相同的水龙头。A产线为逆时针布局,B产线为顺时针布局,两个团队分别在接下来的两天中,在两条产线组装产品。结果显示,A产线产量在相同时间内比B多了33%。为了调查是否是人的因素的影响,而后将组装线调换,之前产量多的A线团队被移动到B线,B线团队被移动到A线,进行互换。结果显示,A线按照逆时针运作仍然比按照顺时针布局的B线产量高33%。因此从实验结果来看,逆时针的效率与顺时针的效率相比是占有优势的。
接下来,我们从更深层次来剖析逆时针操作的细节动作:
从对人的生长特点进行分析,我们可以发现右撇子的人数往往比左撇子多很多,数据统计显示大约90%的人是右撇子。而右撇子的特点是右手往往比左手力量更好,抓取物品更加准确,更加顺手。
当产线按逆时针布局时,工人操作正好右手抓取产品,放到面前。而工人在组装产品时往往会用到治具或工装,此时用右手定位更加准确,效率会更高。当站工位组装完后,将产品放回产线,而简单放置往往不需要太高的精度,正好利用左手去操作,从而完成一个产品的操作循环。
例如,我们可以将对产品的细节操作动作分为:拿取、放入夹具、组装、卸下、放入传送轨道。在5个操作中,放入夹具的动作往往需要定位放置,精确度相对较高,因此最好用右手完成,效率也会更高。因此,左右手的动作分配会是:右手拿取产品,放入夹具,然后双手组装,拆下产品,左手放入轨道,从而完成产品的操作。
有人可能会有疑惑,自己企业的生产线有逆时针布局也有顺时针布局,而产线的效率好像并不存在差距,这是为何呢?
这一点,我们可以从员工熟练度的角度去理解。在新产线应用至生产之初,工人熟练度普遍不高,此时逆时针布局往往会有更大的优势,培训周期会缩短,效率提升会更快。而当产品长时间大批量生产时,在顺时针布局的产线工人也会随着熟练度的逐渐提升,效率得到保证。另外,在日常培训新员工的速度上,逆时针布局的的工人往往学习会更快,培训周期会更短,在培养新人方面更加具有优势。
因此,根据以上的分析,在布置单元(Cell)生产线时,采用逆时针的方式,不仅遵循了人体的本能反应,而且动作精度也表现的更好,效率更高。另外,我们也没必要与大自然和几千年的实践作斗争,逆时针现象也是一种“自然运动”。
【选择鸿埔的理由】
专业:鸿埔拥有专业的、实战型的顾问团队
专注:鸿埔专注于精益现场咨询辅导
高效:鸿埔的顾问能够深入现场,高效、快速地打造卓越现场
落地:鸿埔秉承知行合一,使项目有效地落地共赢:鸿埔和企业共同成长,合作共赢